小龙人报数字报刊
《小龙人报》 第12版:同步课堂
一、积累运用 1.给加点的字注音,或根据拼音写汉字。 芜湖( ) dí港( ) 要塞( ) 摧枯拉朽( ) jiān灭( ) 击溃( ) dū( )战 锐不可dāng( ) 2.请你把下面的词语的错别字指出来并把正确的写在田字格里。 锐不可挡 江阴要塞 甚为微弱 纷纷逃蹿 横度长江 摧枯拉朽 毫无斗志 纷纷馈退 3.将备选的四个短语分别填入下面语段中的括号内,使表达准确连贯。(只填序号) 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,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。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,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,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,______扬中、镇江、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,并______江阴要塞,______长江。我军前锋,业已______镇江、无锡段铁路线。 ①占领 ②封锁 ③控制 ④切断 4.试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。 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,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,军无斗志,纷纷溃退。 摧枯拉朽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长江风平浪静,我军万船齐放,直取对岸。 风平浪静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.文学常识填空 ⑴新闻就是及时快速、简要明了、真实准确地报道社会上最新发生的事件的实用文体。它的主要特点可概括为___________、___________、___________。其中__________是新闻的生命。 ⑵新闻的六要素也就是__________的六要素,即__________、__________、__________、事件的发生的__________、__________、__________。 6.你所在的班级拟举办以“战争”为主题的综合性语文活动,请你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。 ⑴如果你是活动的策划人,你准备设计哪些活动项目?请你列举其中的三项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如果你是活动的主持人,请在上面三项中任选其一,准备一段流畅恰当的开场白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假设有一位渡江老英雄就在你的身边,你想对他说什么呢?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“武”字与战争密切相关。中国汉代文字学家许慎认为“武”是典型的会意字,他在《说文解字》中把“武”解释为“止戈为武”。请你说说这一解释反映了古代人怎样的情感?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.阅读下面的新闻,请你拟写恰当的新闻标题。 标题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报贵阳电 (记者 严 冰)记者从日前召开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“森林城市绿色共享”专题论坛上获悉,《全国森林城市发展规划(2018—2025年)》发布。《规划》提出到2020年,全国建成6个国家级森林城市群、200个国家森林城市,初步形成符合国情、类型丰富、特色鲜明的森林城市发展格局。到2025年,建成300个国家森林城市。到2035年,基本实现森林城市生态服务均等化,全民共享森林城市建设的生态福利。 该论坛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、贵州省人民政府、国际竹藤组织、国际森林研究组织联盟主办。 8.本文作者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,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、军事家、思想家、诗人,他的许多经典语言哲理深刻,广为流传。下面是毛泽东流传较广的几句话,请将它们连线。 一条千古不变的真理 人不犯我,我不犯人 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话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最豪迈最傲气的一句话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最谦虚的一句话 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 最震撼人心的一句话 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二、课内阅读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毛泽东 ①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②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,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,冲破敌阵,横渡长江。③西起九江(不含),东至江阴,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。④二十日夜起,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、芜湖线,渡至繁昌、铜陵、青阳、荻港、鲁港地区,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。⑤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,我西路军开始渡江,地点在九江、安庆段。⑥至发电时止,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,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。⑦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、殷家汇、东流、至德、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,正向南扩展中。⑧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,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,毫无斗志,我军所遇之抵抗,甚为微弱。⑨此种情况,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,锐不可当;另一方面,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,有很大关系。⑩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,不想再打了,听见南京拒绝和平,都很泄气。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,不起丝毫作用。汤恩伯认为南京、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,弱点只存在于南京、九江一线。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,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。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。所有预定计划,都已实现。至发电时止,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,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。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,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,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,占领扬中、镇江、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,并控制江阴要塞,封锁长江。我军前锋,业已切断镇江、无锡段铁路线。 9.“//”在下面序号间隔开导语和主体两个部分,然后用“/”画出主体部分的层次。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10.这则消息的“电头”是第__________句,“导语”部分是第______句(只填序号)。主体部分是第_______句。导语中揭示我军所向披靡、战绩辉煌的词语是___________。主体部分中记录我军节节胜利的史实的一个四字成语是: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 11.“至发电时止”体现了新闻的什么特点?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.与“纷纷溃退,毫无斗志”形成鲜明对比的词语有哪些?这些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?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.“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,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。”“不料”一词用得好不好?为什么?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、拓展阅读 |